中国国际新能源技术、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

轻量化院:引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,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发表时间:2025-01-14 14:41


图片


在当今全球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中,轻量化技术已成为推动其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。通过运用前沿的轻量化技术,不仅车辆的动力性能与续航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更在节能减排、能效提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。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轻量化技术直接关联着车辆的续航里程、充电效率等核心指标,成为决定未来市场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。


图片

在此背景下,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(简称“轻量化院”)作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的领航先锋,凭借其背靠的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坚实后盾,深耕轻质高强材料、智能化成形装备及中试验证平台的研发创新。其不仅承载着国家战略的支撑重任,更在关键制造场景中发挥着引领作用,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精准对接市场需求,实现高效转化。



图片

轻量化技术的领航者与创新高地


轻量化院总部位于北京怀柔,坐拥六个研究所和四个成果转化基地,形成了强大的科研与转化能力。近年来,轻量化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斥资3.5亿元购置先进的设备、仪器和软件,成功建成了六个实验室和一个综合服务平台。


这些平台不仅具备了国内领先的轻量化成形制造领域的设计、开发、验证和检测能力,更为轻量化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
图片


轻量化院办公楼

在科研团队方面,轻量化院汇聚了以院士领衔的顶尖科研人才,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杰青、万人领军等在内的300余人专业团队。


其中,科技人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2.5岁,展现出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科研力量。此外,轻量化院还积极培养在读硕士、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生,目前已有52名在读研究生,为轻量化技术的未来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。


图片

在研究方向上,轻量化院全面发力工业母机和工业软件,形成了复合材料成形、轻质高强金属成形、增材制造与智能制造技术三大特色优势方向。


同时,轻量化院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,承担并完成了180项纵向课题,获得国拨资金达10亿元。近五年内,轻量化院更是牵头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,为轻量化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
图片

展会亮点:前沿技术惊艳亮相


在即将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、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上,轻量化院将携六大核心产品惊艳亮相,展示其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。


●碳纤维副车架总成:该产品采用模注一体化、碳纤维/轻质合金异质材料一体化成形、多轴向编织成形、内高压中空成形、多轴缠绕成形等先进技术,实现了超复杂部件的高精度成形制造。这一创新不仅显著减轻了车辆重量,还提高了部件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。


图片


●复合材料板簧:采用HP-RTM工艺制造,重量减轻可达50%-65%,同时具备优异的抗疲劳性能和耐久性。这一技术突破为新能源汽车的减重降耗提供了有力支持,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能效表现。


图片


●碳纤维前保横梁:作为轻量化院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的一款高性能组件,碳纤维前保横梁具有密度低、重量轻、强度高、比刚度大等特点。它不仅能有效降低汽车重量,还能提高保险杠的碰撞性能,为驾乘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。


图片


●座椅背板:采用模注一体化成型工艺,结合玻纤连续纤维片材与注塑技术,实现了轻量化30.5%、高效生产及成本降低的完美结合。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座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,还降低了生产成本,赢得了广大汽车制造商的青睐。


图片


●电池包上盖:采用复合成型技术制造,融合了高强钢薄板成型、薄板特种焊接及钢板与复合材料复合成型等前沿工艺。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具备了出色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,还提高了电池包的热管理能力,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
图片


●底护板:采用先进的LFT-D工艺制造,以高性能长纤维与热塑性树脂结合,实现了轻质高强、耐腐蚀耐磨损及抗冲击等性能。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底部防护能力,还有效提升了驾驶舒适度与安全性。


图片


在未来的发展中,轻量化院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,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。期待与更多行业伙伴一起聊技术、看产品、谈合作,共同开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的新篇章。



2025 我们北京见!

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

技术、零部件及服务展览会

2025年2月21日至24日

我们在北京新国展二期等您!

图片
图片

2025展会规模概览

图片

部分战略合作媒体



点赞、在看、留言区讨论

欢迎关注我们

带你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
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