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技术原理
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是一种无需介质即可在空中形成清晰、立体影像,并实现人机交互的新型显示技术。其核心在于光场重构原理,通过负折射平板透镜(DCT-plate)等关键组件,将发散的光线重新汇聚,形成肉眼可见的实像。这一技术结合了红外感应、超声波等多种交互技术,使用户能够与空中影像进行直接互动,如手势识别、语音控制等。
(二)技术优势
1. 无介质成像:打破了传统显示技术对于屏幕的依赖,实现了真正的空中成像。
2. 高清晰度、高分辨率:提供逼真、细腻的视觉体验,增强用户的沉浸感。
3. 强大交互性:支持多种交互方式,使操作更加自然、流畅。
(一)宝马HoloActive Touch系统
宝马在智能座舱技术方面一直走在前列。其HoloActive Touch系统利用空中成像技术,在车内生成全息全彩显示屏。驾驶员可以通过手指手势操作虚拟触摸屏,并接收触觉反馈确认命令。这一创新界面融合了平视显示器、手势控制和直接触摸屏操作的优点,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直观、便捷的操作体验。
(二)吉利汽车AID-全息空中智能显示系统
吉利汽车发布的AID-全息空中智能显示系统,实现了全彩裸眼3D影像。该系统搭载于吉利ICON车型,让用户无需介质即可进行全方位立体影像化交互。这种全新的显示方式不仅提升了车内的科技感,还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直观、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。
(三)长城汽车与衍视科技的合作
长城汽车与衍视科技联合开发了全息车机与全息语音机器人,采用了无介质空气成像技术。这种技术将3D语音助手与车机画面展现在空气中,用户无需触摸任何实体屏幕即可完成操作。这种“无实物”的操作方式不仅提升了车机系统的科技感,还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。
除了上述车企的应用外,华为也与像航科技合作,打造了无介质全息智能车载管家。该设备整合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,可实时感知用户需求,执行多功能命令。其嵌入式安装设计节省了车内空间,为乘客带来了全新的娱乐互动体验。
此外,江淮瑞风概念车RF-M也搭载了东超科技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,用户可以在中央扶手及座椅靠背处轻触空中屏幕进行实时交互。你还知道哪些案例?欢迎评论区补充。